欢迎访问华人网!微信公众号: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背景

时间:2017-11-30 18:01:28编辑:斌楷


1953年,教育部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 “整顿巩固,重点发展,保证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压缩了初中、小学的招生人数。这无形之中又增大了高小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的升学压力。1952年,中小学毕业生的升学还不成问题,但到了 1953年, 不能升学的人数急增至213.4万人,其中有211.7万是小学毕业生。

以后不能升学的人数便逐年增长,1954年毕业的高小生达400 万人,初中生60多万人,其中,高小毕业生中有6370的人不能升人初中,初中毕业生中也有60^的人不能升人高中。

在农村,这种升学的压力更大,如当时的山东莱西县,1951年和1952年 两年的高小毕业生共3390人,除少数能升学或参加工作外,留在农村务农的有1310人;1953年的高小毕业生3518人,留乡的 2438人;1954年的毕业生3514人,留乡的3028人。

这些毕业生普遍的想法是继续升学,而面临失学的事实是不容置疑的,如此,他们只有成批地、自发地涌人城市谋求出路,无疑又使本来被就业压力和粮食紧缺问题困扰的城市更加雪上加霜。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很多青年都把升学看做是自己唯一的出路与前途,而失学则意味着前途丧尽。

他们把一生的希望都寄托在继续升学这一点上,当时就有这种说法:“考不上学校,就去考海军(投水自尽〕;投空军(上吊自尽);或是投陆军(流浪人生)一个升学落榜生,得知自己落榜后,痛不欲生,在写给他哥哥的信中这样说:

8 月5曰晚上,一个沉痛的不幸的消息无情地来到 了,我没有考上学校。我用了极大的耐力,才制止眼泪的涌出,可是眼眶已经潮湿了。到现在写信时我的手还在发抖。我无法安定下来,因为它关系到我的青春,甚至我的一生……我宁愿在城市里拾垃圾,也要走出农村!

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的社会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在人们的脑子里是根深蒂固了,尽管我们曾经批判过它,但读书能开启人的智力,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这一点是古今中外谁都不能否认的,只不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对它的追求有所不同而已。

读不上书、考不上学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难以承受的痛苦,但又是一件无奈的事实。书读不了,人还得活,出路也得找。

城里的失学学生要就业,农村的失学学生要进城找工作。于是乎,被就业问题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城市在痛苦!在呻吟!在呐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