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人网!微信公众号:

知青插队的背景介绍

时间:2017-12-04 16:25:07编辑:佑礼


所以,在实际运作中,农场能够接纳这些知青的容量是很有限的,且国家财政负担也很重,安置一个城市青年到国有农场去,国家需要财政支出在1000元左右。

到1963年5月底, 原计划去农林场33.2万人,只完成了15.4万人。这样看来,城市知青的主要安置去向究竟放在哪里为好,是当时的中央领导人最关注的问题。

1963年的6、7月份的中央安置领导小组会议, 原定主要讨论国有农场的安置工作,后来是在周恩来的提议下将会议的重点改变了,即调整安置工作方向,把城市知识青年下乡提到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

这次会议是围绕知青插队落户这个中心议题进行的。周恩来在会上就指示,今后安置的主要方向是插入人民公社生产队, 其次是插人国营农、牧、林、渔场,再次是扩建、新建国营农、牧、林、渔场。要求各级安置工作领导小组把插队工作统管起来。

其实最早提出知青插队的是邓小平。1963年7月9日,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在安置领导小组会议上说: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对于插队安置,想了好长时间了。他说一个队安置两个中学生会搞好的。他们不仅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上起作用,经过锻炼,在政治上也会起作用的。

因此,应当向干部、青年学生和社员群众讲清楚,插队是体现多、快、好、省路线的安置形式。周恩来在会上也说过:插队本是小平同志提议的,我赞成。

当时的浙江嘉兴县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所以在这次会议后,安排下乡知青,开始转为以到农村人民公社插队为主。

插队的形式也很多,一是集体插队,即到一个生产队的知青,一般是三五个,顶多10多个,集体吃饭,集体住宿,分散到队里参加劳动;

二是青年单身插队落户,少数是住在干部或社员家里一起吃饭,有的单独居住,自己开伙;

三是投亲靠友;四是在那些有成片荒地的公社,以下乡青年为主,搭配些农民,成立自负盈亏的生产队。

实践证明,插队落户的容量很大,国家花钱少,收效快,被当时认为是一条安置城市青年下乡的“好路子”。

1964年1月,邓小平在中央书记处讨论城市青年下乡问题时说:用插队的办法,每人给安置费不到200元,而到国有农场则每人要1000元,如果一年100万人插场的话,国家需要支出十几个亿,这怎么得了!

周恩来同意邓小平的看法,并提醒做知青工作的同志说:脑子里要有国家大、人口多这个概念,考虑问题要从这里出发。

因此国家把将安置城市知青的目光转向农村人民公社作为一项长远规划在抓,是情有可原的,不是因某位领导的头脑一时发热而闪出的一个不着边际的念头。知识青年到农村人民公社这个广阔天地插队落户,就成为以后15年安置知青的主要形 式。

当时的有关部门非常乐观地估计了形势,说全国有540多万个生产队,在15年内,每年先后插入两个人,就可以安置1000多万人口。

为了真正落到实处地安排好知青下乡,中央和各地都先后成立了安置城市知青下乡的专门机构。

1964年5月下旬到6月中旬,中共湖南省委和团省委还组织了由16人组成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巡回报告团到长沙、衡阳、益阳、湘潭、邵阳、常德、株洲等市巡回演讲,用优秀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亲身感受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