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人网!微信公众号:

上山下乡是如何被政治化的?

时间:2017-12-05 13:12:05编辑:鸿涛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由于大学不招生,工厂不招工,商业和其他服务行业也处于停滞状态,致使城镇大批初、高中毕业生无法就业。

1968年夏,“积淀”了3年的1000多万中学生,齐刷刷地站在了国家领导人的面前。这部分人如何安排,关系到刚刚稳定的局面能否保持,因此必须就他们的出路做出尽快地抉择。

毛泽东对此也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在1968年4月中共中央转发黑龙江省“革委会”关于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指示中批示道:

毕业生分配是个普遍问题,不仅在大学,且在中学。

中央据此,要求“各部门、各地方、各单位、各大中小学的领导机关和负责人,按着毛主席这一指示,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厂,面向基层,对大、中、小学一切学龄已到毕 业期限的学生,一律及时地做出适当安排,做好分配工作”。

后来人们把这个批示精神简化为“四个面向”的分配方针。 说是“四个面向”,实质上对于中学毕业生来讲,主要是面向农村。其中“面向边疆”指的是边疆的农村,“面向基层”也指农村的基层,即参加农业生产。

而“面向工厂”那只是一句话而已, 因为在政治动乱的“文革”时期,一切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都遭到了瘫痪性的损失,整个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的破坏, 企业人浮于事,根本不可能再大量地增加新的职工。

各地在贯彻落实“四个面向”的分配原则时,无不把安排的重点放在广阔天地农村。4月21日,北京市“革委会”发出的《关于分配中学毕业生的通知》,强调动员“三届”毕业生上山下乡。

通知应用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的按语:“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号召知识青年 “自觉地报名下乡上山,服从国家的分配,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

“对于农业户口的毕业生,应迅速动员他们一律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对城市居民户口的毕业生,凡农村有直系亲属的,应动员他们回乡;原籍在农村而有其他亲属的,也应积极动员他们回原籍插队落户,参加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凡农村没有亲属的毕业生,各区县都应有计划、分期分批地组织他们下乡上山、下厂、下矿或参加边疆的工农业生产建设。”

紧接着,山东、贵州等省市“革委会”都相继就动员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作了决定。就这样,一个上山下乡的热潮在全国迅速兴起。

为了尽快解决“老三届”毕业生的分配问题,这时的新闻媒体,关于知青上山下乡的报道骤然增多。1968年五六月份,老知青典型邢燕子、侯隽等人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上大谈其下乡的伟大意义;新的楷模层出不尽,蔡立坚、吴小明等名字由于新闻媒介的宣传而闻名全国。

陈勇是北京13中的高中毕业生,也是高干子弟,他的父亲曾在1938年就参加了八路军,年仅16岁,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里,付出了受伤三次的代价,为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一直是陈勇心目中的楷模。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